好的,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,适当丰富细节,改写这篇文章,同时尽量保持总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,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旧屋,虽然已经破败不堪,但在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街道上,却显得别有一番风味。斑驳的灰墙上覆着古旧的瓦片,窗框已风化得残缺不全,零散的碎片散落一地。宽大的屋檐从围墙伸出,向街道延展,仿佛仍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这是一排传统瓦房,屋子一间挨着一间,远远望去,排列错落有致,尽管屋顶有些地方已经坍塌,但整体结构尚能辨认。自从房主去世后,这座房子便在街头静静地守望,仿佛被时间遗忘。
展开剩余80%几十年间,家族的后人们一直怀着修复这座老屋的愿望,因为这里孕育出了一位英勇无畏的烈士——马千驹。
马千驹,原名马标康,生于1928年,四川乐山市苏稽镇人,曾就读于重庆大学法律系。1949年12月,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大三分校第四总队,改名为马千驹,投身革命。
1950年2月15日,合川县第五区人民政府刚刚成立,为推进征粮工作,特在古楼净果村的一座隐藏在田野深处的宋代古刹——净果寺,召开群众动员大会。净果寺风景秀丽,是合川地区著名的古寺,环境幽静。
当天,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几名战士,还有当时在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就读的几位学生。就在大会进行时,数十名土匪携带长枪短枪突然出现,很快形成包围之势,向寺内的战士和学生们发动猛烈攻击。
尽管几名战士配备了武器,但面对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,形势十分危急。没有武装的学生牺牲惨重。马千驹与几位同学英勇抗敌,最终壮烈牺牲于此。
净果寺作为当年征粮剿匪的重要遗址,相关文献中记载了这次暴动的牺牲情况:
为掩护队长苏廷山及另一位同志突围,二野军大三分校学员马千驹、庹世裔、陈少娃三人因寡不敌众被俘,后遭土匪秘密杀害,尸体沉于隆兴镇境内的鼎锅凼,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查明三人下落。
“哥哥牺牲时,我还在外地求学,完全不知情。直到赶回家中,才得知哥哥已经离世,但我们从未知道他被安葬在哪里。”现年近九十岁的马千驹妹妹马琴华说道。几十年来,她从未放弃寻找哥哥安息之地的努力。
“1979年退休后,我曾去合川走访,将多年积累的资料交给当地民政部门,他们对此高度重视,并开展调查。此时我才得知哥哥与几位同学一同牺牲的真相。”
“知道哥哥葬在合川隆兴镇烈士墓后,我第一时间通知了父亲,父亲这才了却了心愿。后来,我又走访了军政大学和重庆大学,搜集有关哥哥的更多线索。回到乐山老家后,又将资料交给当地民政局。如今,每隔一两年,我都会去合川为哥哥扫墓祭拜。”
“哥哥比我大六岁,他总叮嘱我要好好学习。哥哥在重庆上学时,受共产党员的影响,加入了当地地下党组织。那时家乡尚未解放,政治形势复杂敏感,哥哥生前与家人联系甚少。关于他牺牲的消息,也是通过别人转告给我表哥,家人才得知。”
1998年,中国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合川市校史研究会出版了《阳光的足迹》一书,详细记录了当年师生的革命活动,其中也收录了马千驹的事迹。马琴华至今仍在仔细阅读这本书。
她展示了书中对哥哥的描述:他性格开朗,思想活跃,善于联系群众,主动教唱歌,教工农干部识字,深得干部群众的好评。他戴着眼镜,大家亲切地称他“马眼镜”。
由于时间久远,陵园工作人员对烈士墓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。为此,陵园于2019年委托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发布了烈士寻亲信息。
2019年7月25日,头条寻人发布文章《四川乐山籍烈士马千驹安葬在重庆合川区,静待亲人祭拜》,利用精准的地理定位技术,将文章推送到马千驹烈士的故乡四川乐山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2022年6月6日,借助当地志愿者的协助,头条寻人终于成功联系上了马千驹的亲属,了解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背后的故事。
多年来,乐山的这座老屋未曾改变,一直保留着马千驹离开时的模样。家乡的亲人们细心照料着这栋房子,虽然大家都明白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,但他们坚信,只要这座老房子还在,马千驹烈士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便不会被时光抹去。
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,安慰英灵,传承红色基因,讲好红色故事,头条寻人发起了“寻找烈士后人”项目,并与永昌战役纪念馆合作,共同推进“寻找烈士后人”工作。在多起成功案例中,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加入“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”。
如果您掌握烈士后人的相关线索,欢迎联系头条寻人(邮箱:xunren@toutiao.com;电话:010-83434440、010-83434485),将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核实信息并跟进后续工作。
---
需要我帮你调整风格或加点其他内容吗?
发布于:天津市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